合聚咖

合聚咖

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英语被动语态

admin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是一种表达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执行者的语态形式。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

主动语态: Many people speak Chinese. 在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speak"是由主语"many people"执行的,强调的是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语态: Chinese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这里,中文"Chinese"成为了动词"speak"的承受者,表示它被许多人说。被动语态强调的是动作的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被动语态常用于描述一种被动的情况,就像我们常说的:“我被他打”。这种情况下,被打这个动作不是由我来执行,而是由“他”执行,被动语态恰好表达出这一点。

然而,被动语态并非总是表达被动,有时是为了句子结构的平衡或强调。例如句子It is not unusual for workers in that region to be paid more than a month,在这个句子里,真正的主语是"to be paid more than a month",而"It is"是形式主语,使得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这里的被动语态是为了突出实际动作的承受者——"workers in that region",即“那个地方的工人”,而非句子的执行动作。

总结,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仅仅是动作的执行者,它在特定语境下能更直观地表达出动作的关系。

扩展资料

被动语态,即不知道动作执行者或强调动作承受者的一种语态。英语的语态是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英语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行为动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