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抽象和推理的思维,是我们中国教育比较薄弱的一面。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针孔成像的现象,对这个现象的描述也很精确,但以后有关光的定律和理论的发展中我们中国人就缺位了。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称皇冠,时代相差不大,做的事也类似,但是,是否运用了抽象和推理思维,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曹冲称象只能表现出一种智慧,阿基米德的故事却发展成了十分重要的密度概念和浮力定律。如果技术停留在一种智慧和技巧的层面,没有科学概念的支撑,就会失传。我们历史上许多珍贵的发明为什么不能流传下来继续发展,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在科学的概念上,不是系统组织起来的知识。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是很高,以掌握知识和技巧而论也许是这样,但这样的教育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在儿童时期已经被消磨殆尽,到大学阶段,许多学生已经失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一些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许多与科学有关的内容,但没用探究的方法来讲授,而是把知识内容直接告诉给学生。有的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但所有过程是老师设计好的,实验只不过是证实教师列出的知识点,这样是无法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
21世纪的孩子,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把脑、心智和教育连起来的科学教育研究项目。让孩子从小能够真正接受科学教育,能够以最佳的方式接受科学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