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字无功,隋末唐初诗人。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他的诗歌既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流露出颓放弃世的情调。《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等,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感情。《野望》抒写诗人在社会变革时的彷徨苦闷以及寻求解脱的心情,写景工致,冲淡疏朗,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秋夜》写与朋友相逢的喜悦,语言清新平淡,是一首成功的五绝。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朴素自然,风格澹远,一扫六朝靡丽之色。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诗的首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写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极目远眺,高风送秋,黄叶飘落,满目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愈显得萧瑟。而举目四顾,“牧人驱犊,猎马带禽”与树色山光构成了一幅山野晚秋图。空旷、辽远、静谧、清凉的北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镜头,带着田园式的牧歌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尾联,诉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能追怀古代的隐士柏夷、叔齐,表示自己在隋唐易代之际,怀有伯夷、叔刘那样的心情。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王绩的《野望》一洗轻靡华艳的诗风,以其平淡疏野,清新朴素而拔出流俗,读来确使人耳目一新。
总之,《野望》从内容上拜,脱尽六朝气习,写景抒朴素自然;从形式上看,可以说是唐初罕见的五言律诗,实开唐代诗风之先,它确是初唐诗中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