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在我国古代文献也是煤的别名。它在16世纪间被欧洲人发现,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而被称为“绘画的铅”。直到1779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指出将石墨与硝酸钾共溶后产生二氧化碳气,确定它是一种矿物木炭。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在古代印度的著述中常常提到。印度出产金刚石,南美洲巴西和非洲南非也先后发现金刚石。早在172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燃烧金刚石的实验,把金刚石放置在玻璃钟罩内,用取火镜把日光聚焦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燃烧,得到无色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碳酸钙沉淀,正如燃烧木炭所得到的结果一样。他作出结论:在金刚石和木炭中含有相同的“基础”,命名为carbone(法文,英文在1789年间采用,去掉词尾E,称为carbon)。这一词来自拉丁文CARBO(煤,木炭),我们称为碳。碳的拉丁名称carbonium也由此而来,它的元素符号C就是采用它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正是拉瓦锡,首先把碳列入1789年发表的化学元素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