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曹刿论战》曹刿最后去了哪里

admin

《刺客列传》中提及的曹沫,曾劫持齐桓公,迫使齐国归还鲁国失地。他的勇敢与果断,使他成为“刺客之祖”。在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在盟会期间,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挟持了毫无防备的齐桓公。齐桓公为了保命,最终答应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曹沫丢下匕首后,若无其事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会盟结束后,齐桓公想要反悔,但管仲劝说他不可背信,否则会失去信义,最终齐桓公不仅没有反悔,还把土地给了鲁国。这桩事件使曹沫名声大噪,后人称他为“刺客之祖”。

三年前,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两军在长勺交战。面对强大的齐国,鲁国君主鲁庄公感到恐慌,此时,曹刿求见鲁庄公,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思想,最终帮助鲁国成功击溃齐国军队。这便是著名的《曹刿论战》。曹刿的军事思想虽然简单,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显得独树一帜,为后人所传颂。

曹刿与曹沫是否为同一人,从历史记载来看,存在一定的可能性。首先,二者均姓曹,且在《史记》与《左传》中有相似的描述。其次,曹沫在劫持齐桓公之后,并未引起鲁庄公的责罚,反而继续担任将军,这与曹刿在《左传》中被鲁庄公重用的情况相吻合。再次,曹刿与曹沫在处理问题时都表现出不循规蹈矩的风格,这可能反映了他们相似的处事方式。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曹刿与曹沫很可能为同一人。在鲁国担任将军的曹刿,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中胜少负多,但他的军事思想与在《曹刿论战》中展现的智慧,使他成为军事理论家,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