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害:在作物生长季节,当温度降至作物生长阶段所需的最小温度以下(不一定是零度)时,作物生长会受到阻碍,严重时可能导致作物组织受损,造成大幅减产。
(2)霜冻:在温暖季节里,气温急剧下降至0℃以下,导致作物短时间内遭受低温伤害甚至死亡。霜冻发生时,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冰,细胞脱水和冰晶生长破坏细胞结构,对作物造成损害。
(3)干旱:在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地区,长期缺乏降水导致土壤和水资源枯竭,作物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减产。干旱造成作物体内水分不足,出现萎蔫现象,并引发多种伤害。
(4)洪涝:长时间或集中降水的结果,造成土壤过度湿润和积水,对作物造成损害。
(5)干热风:一种天气现象,特点是高温、低湿和强风,导致作物大量失水,从而在短时间内造成显著损失。
(6)冰雹:由强对流天气引起,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春季苗期农作物恢复能力强,受损后仍可生长;然而,夏秋季节的雹灾可能导致农作物叶片破碎、茎秆折断、花穗损坏和籽粒脱落,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