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陀螺》教案

admin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

2、学会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活动重点:

自主尝试用材料做陀螺。

活动难点:

探索发现怎样让制作的陀螺转的快且时间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陀螺范例,引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联想。

师:转动两个字,让你们想到了什么?用动作表示出来。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1、出示陀螺,引发话题。

师: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很多,有的使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带来乐趣,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大转盘等。

2、你们知道陀螺怎样玩?是不是要转动?见过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指导语:老师准备了特殊材料,请尝试做一个陀螺(注意工具安全),想办法让它转动,怎样才能让做出来的陀螺转起来?注意轴的位置。

2、幼儿自主尝试,记录制作过程。

3、幼儿尝试转动自己制作的陀螺。

4、提问:你们是如何做的?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棉签应插在萝卜切片的中心点,陀螺才转得更稳)

三、动手试验,自主探索。

1、再次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观察、比较现象,记录、交流。

怎样做能让陀螺转得更稳?轴应插在什么位置?动手试验!记录观察结果!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把棉签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更易转动。

3、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发现牙签位置一致。

师:陀螺的转动与牙签位置有关。

四、玩陀螺,解答问题。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前有几点问题。陀螺转动时从上方看是什么样子?快速旋转后的颜色变化?外形变化?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哪一种转得更快?验证一下。

我们带着问题玩陀螺,桌子上备有毛巾、玻璃板、木板,观察哪一种转得更长、更快。玩时注意观察。

五、总结要素。

接触面不同,旋转速度不同。玻璃板上转得更快、更稳。材料光滑粗糙,转动速度不同。快速旋转后,棱角变为圆形。接触面影响转动速度。

六、制作陀螺。

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用最快的速度制作,让其转动。

七、转动比赛。

提问:怎样才能转得快、时间长?用彩笔在萝卜边缘画圆点作为标记。

幼儿比赛,寻找原因。发现轴位置、转动方法影响稳定性。

八、活动延伸。

画彩色陀螺,探索颜色变化,如何让陀螺更稳。在活动区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