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色列拥有的一个机构兼具双重职能:既是犹太国家图书馆,又是耶路撒冷犹太人社区的公共图书馆。1920年,随着世界锡安联合会接管并创建希伯来大学,这个图书馆的使命并未改变,但仍保持着原有的职责。1925年,它进行了重新开馆,正式更名为现今的名称,并增添了新的功能,标志着其向大学图书馆的转型。这一转变加快了其发展步伐,首任专职馆长胡戈·贝格曼博士,之前是布拉格大学图书馆馆长,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图书馆正式成为隶属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国家馆,比以色列正式建国还要早15年。在此期间,国际联盟的托管政府要求当地出版商向图书馆提供两本出版物,这一规定后来被以色列政府延续。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色列建国和中东战争,图书馆建设得到了显著扩展,国内外的捐赠和接收的德国犹太人藏书丰富了馆藏。
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不仅发展了馆际互借服务,还加入了国际图联,增强了其国际影响力。图书馆的重要出版物包括《Kiryat Sefer》,它涵盖了有关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所有出版物,包括约旦及海外与以色列相关的书目,内容包括书评、书目研究和馆藏介绍。此外,还有专门的期刊文献书目《犹太研究文章索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