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和宋词中的爱情意象就较为纯粹,单单只是寄托对爱情的寸寸柔肠。尤其在宋代,爱情诗的发展可是说是到达了巅峰。
在文学史上,宋以词闻名。后人往往把宋词划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大派流。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宴乐场合供伶工歌女歌唱,是一种音乐歌词,它最初的题材主要是描写妇女的容貌、心理生活场景,尤以男女爱情为主。北宋的词坛几乎是婉约派一统天下,词人们在题材走向、风格倾向等方面是争奇斗艳、各呈异彩的。在我们所收集的宋词意象中,柳永的词是最多的。柳永的词迎合了市井阶层的情趣,以青楼歌伎为主要描写对象,内容反映了都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闷。柳永还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说“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宋代词人,如苏轼、辛弃疾这般以豪放风格著称的大文豪,也不乏有凄恻哀婉的爱情诗,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诗人用朴实无华、近似白话的语言,写实情真,全无雕琢痕迹,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