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带动学生共同提高。在学生党组织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带动广大青年学习理论、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生共同进步。以创优争先活动促学风,引导学生党员扎实开展学风建设自找自查活动,重点查找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把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遵守学习纪律,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自我超越,体现先进性,在课堂纪律、寝室学习氛围等方面以身作则,帮助、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三、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想理论教育作用,带动学生共同成长。发挥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鼓励学生党组织创新,建好主阵地,唱好主旋律,把握主动权,把握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有效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参观学习、讲座、竞赛等形式,在扩大党组织活动空间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四、与创新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三创教育”的育人功能,带动学生共同发展。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挥学生党组织在“三创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中创先争优,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发展,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五、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核心作用,带动学生共同奉献。以党支部为依托,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以党员为骨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志愿服务能力,把主题党日活动与学习赵小亭同学先进事迹结合、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以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在奉献中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增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