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南海诸岛经历了纷争与战火,法国、日本、越南等国曾在此留下足迹,多个国家宣称对部分岛礁拥有主权。在老照片的光影下,我们回顾了那些时代的激烈争斗,感受飘扬的战旗与硝烟。
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太平岛等9岛,国民政府迅速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首次明确南海疆域至北纬4度的曾母滩。图中国界线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划归中国版图。
1935年,《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多条国际条约明确规定黄岩岛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
1939年,日军驱赶法军与越南渔民,随后日军占领西沙群岛和南沙主岛。战争结束后,1946年,国民政府派出军舰接收西沙、南沙群岛,并以四艘军舰的名字命名接收的岛屿。
1946年接收工作完成后,民国政府印制《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段国界线明确南海主权范围,至今仍为中国的南海主权九段线来源。
1951年,二战战胜国与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后,法国再次占领部分岛屿,后移交给南越政权,引发中国与南越的敌对状态。
1965年,中国向越南派出部队,参加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国内掀起大规模的“援越抗美”浪潮。
1974年,中越发生西沙海战,中国以弱胜强,击退了越南海军,维护了南海主权。
1988年,中国首次在南沙群岛的永署礁上升起五星红旗,越南多次企图阻挠未果,后继续在南沙强占岛礁,疯狂盗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
20世纪90年代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对南沙岛礁提出主权要求,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