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理解的特点体现在其开放性和解释性循环的特性中。
1. 开放性
审美理解不拘泥于特定时代,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揭示艺术作品的新意义。艺术作品的含义不受时空限制,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其理解的累积使得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不断拓展。因此,审美理解要求我们摒弃复制式的欣赏,而采取创造性的解读方式,以容纳艺术作品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2. 解释性循环
在审美理解的过程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解释性的循环关系。我们通过对细节的理解来把握整体,反之亦然。这种循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艺术作品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在艺术作品的各个层面之间穿梭,以期达到充分的解读。
审美理解的表现和层次:
1. 表现
审美理解是审美心理的高级阶段,涉及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理性分析和深层体验。这不仅包括对事物形式美感的直觉捕捉,还涵盖了对事物深层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感悟,以及对艺术作品情感内涵的深刻体认。
2. 层次
审美理解要求区分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中事件、情节和感情的差异。它涉及到对艺术作品题材、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性理解,如戏曲的假定性、小说的意识流、电影的时空处理等。此外,它还要求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不易察觉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