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国外“幼小衔接”有何不同

admin

国外的“幼小衔接”教育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入学制度、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家庭、学校、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方式。在新西兰,小学入学年龄为满6周岁,允许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接收情况决定入学时间。小学没有固定的入学日期,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日决定,导致班级中可能每隔几天就会有新同学加入。为解决学习进度不一致的问题,新西兰设立了0年级,让新入学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直接上一年级,第二、三、四学期入学的学生则上0年级,直至第二年第一学期再升入一年级。这种灵活的入学制度,体现了对儿童发展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国内幼小衔接教育通常指的是幼儿园即将进入小学前的一段过渡期,旨在帮助学龄前儿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一阶段的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学科知识的提前学习、兴趣课程的培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以及家长讲座等。国内的幼小衔接教育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衔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的课程安排相匹配,以应对小学课程进度快、压力大的特点。家长倾向于选择提供这类课程的教育机构,以确保孩子在入学前有足够的准备,比如“学XX”等品牌所倡导的“七大能力”培养,涵盖了观察、逻辑推理、运算等学习能力的训练。

在新西兰,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者合作的结果。幼儿园通常会设有专门的项目,帮助4岁至5岁的孩子为小学生活做准备。项目内容包括知识学习(如字母拼写、阅读、数学)、生活能力培养(如小学日常习惯)、社会情绪能力培养(如与人相处、沟通和建立归属感)以及参观学校、交接学习档案等活动。知识学习以书写、阅读和数学为主,采用有趣的学习方法,如将笔画与毛毛虫故事结合,以帮助孩子记忆。生活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则在孩子入园时就开始培养,以适应小学生活。参观学校活动让孩子们提前认识小学环境,减少陌生感,建立友谊。家庭在教育参与度上较高,幼儿园与家庭紧密合作,使幼儿在离开幼儿园时,已经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准备。

国内的幼小衔接教育与新西兰的幼小衔接项目在侧重点、课程设置和家庭学校合作方式上有明显差异。国内的幼小衔接教育更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衔接,强调提前学习和能力培养。新西兰的幼小衔接教育则更加注重全面准备,包括知识学习、生活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培养以及与小学的过渡性活动,强调家庭、学校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不同,也体现了对儿童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