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旧制中学校起源

admin

旧制中学校起源于日本明治到昭和时期的教育改革。根据当时的“学校教育法”,学校体系中设定了中学校和高等女学校,以满足教育需求。1871年,日本正式设立了寻常中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国中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而高等中学校则相当于大学预科,前者采取五年制,后者为三年制。随着高等中学校的广泛建立,日本在高等中学校废除后,台湾的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变化。1922年的“台湾教育令”将国语学校附属高等科改为中学校,如建国中学,同时将四年制的高等普通学校改为中学校,如台中一中。高等中学校在台北高校创立后被废除,朝鲜半岛的“朝鲜教育令”也与台湾类似,调整了教育结构。

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相当严格,不仅需要完成寻常小学校的学业,还需通过中学校的入学考试。台湾人需在公学校读满六年才有资格申请中学校,而日本人则在五年完成小学校后即可。由于日本学校的入学机会和升学率较高,当时的台湾人多选择就读公学校附设的高等科或者赴日本深造。值得注意的是,中学校二年级学生可以报考师范专门学校。

然而,到了1941年,由于战争影响,中学校的修业年限被调整为四年制,如宜兰中学等学校,这一时期教育体系的变化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影响。

扩展资料

旧制中学校(日语:きゅうせいちゅうがっこう),是指日本战败前(1945年),日本设于日本本国及台湾、朝鲜、中国东北、南洋诸国、太平洋之群岛等殖民地对于男子所设中等学校,大多是给殖民地及日本本岛的日本男子就近升学,当然也有少数的当地人,以前的中学校,现在大多数以发展成高级中学及日本所称的高等学校,则日本女子请参见旧制高等女学校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