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母大学就读体验分享
在圣母大学的生活已经过去半年,我愿意将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旨在提供一个真实且全面的视角。回答问题时,我会尽量不依赖外部信息,仅从个人经验出发。我强调的是诚实地表达优缺点,避免美化圣母大学,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
一、入学与申请
关于标化成绩和申请流程,我在录取后收到了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分数上。请记住,圣母大学看重的是整体表现,不仅仅是分数。我在圣母大学的成绩中等,托福109,ACT34,通过了两次考试。申请时,我更加重视如何在文书里展现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并表达出来。录取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可能是因为圣母大学希望招收具有独特背景和视角的学生。
二、学术体验
在学术方面,圣母大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包括科学、数学、研讨、写作、神学和哲学等。我将通过具体课程的体验来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科学课程:非实验室科学课(如地球研究)理论较多,缺乏互动,学生兴趣不一,教授教学风格可能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实验室科学课(如基础物理)则更具实践性,但难度相应增加。同学们在科学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院系的学生选择范围受限。
写作课程:我有幸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写作教授,他的课堂幽默且条理清晰,对学生要求严格,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写作课评分较为严格,但在一学期的学习后,我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
研讨课程:研讨课人数较少,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思维深化和新友谊建立。
神学课程:作为无信仰者,我选择避开。建议圣母大学为无信仰者提供更包容的神学课程,以适应不同背景的学生。
考试和作业量: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受差异较大。商科专业课业量相对较少,而计算机专业则压力较大。教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教授专业能力强但教学风格各异。
三、校园生活
校园规模适中,建筑风格稍显老派,但不乏标志性建筑,如主楼的金顶、图书馆的耶稣像等。校园活动丰富,宿舍是社交和活动组织的核心。
食堂:食物质量一般,难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南食堂是主要选择,但距离较远。建议学生在选择食堂时考虑个人口味和距离。
宿舍:新生随机分配,宿舍环境多样,有新旧之分,提供不同住宿体验。每个宿舍都有独特的社交活动和氛围。友情在宿舍生活中尤为重要。
交友:圣母大学的种族多样性有待提升,亚洲学生相对较少。但校园内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对国际生充满好奇。在交友方面,同学们展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天主教氛围:圣母大学作为天主教大学,保守的作风影响了一些活动和社交习惯。对于无信仰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挑战,但也是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
Party文化:圣母大学对Party的管理相对严格,女生宿舍禁止举办派对。学生通常选择在男生宿舍或校外参加派对。校园内有特定的文化活动和传统。
四、个人体验
在圣母大学,我享受到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免费的零食、健身设施和艺术课程。校园周围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和附近的商业区,提供多种购物和娱乐选择。我参与了橄榄球体验,尽管我对橄榄球一窍不通,但这成为与朋友们共度时光的机会。
总之,圣母大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和社交环境。在这里就读,你需要适应不同的学术压力和文化氛围。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