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UCMT “炎学季”丨圆桌论坛:怎样才是懂教育、会管理、能研究

admin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和百姓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为应对时代挑战,教育需要进行迭代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数字化转型成为了通向智慧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7月30日,UCMT特别举办项目宣讲会活动,邀请了多位重磅级教授嘉宾,共同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宣讲会由UCMT教育管理学院负责人、美国产品开发与管理协会NPDP、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P谭洁主持,邀请了UCMT督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徐显龙教授,以及UCMT-ISTEC-DEM-2020级在读博士、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共同解析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揭秘事业转型的关键步骤。

围绕“懂教育、会管理、能研究”的主题,徐显龙教授、袁贇博士和袁蓉博士展开了深入的圆桌讨论。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分享了对“懂教育”的理解。徐教授认为,真正的懂教育应该是站在教育之外,通过跨界学习和跨行业沟通来实现,这使得对教育的理解更加全面。袁贇博士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在讨论“会管理”时,徐教授指出,管理的核心在于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或文化引领,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袁蓉博士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法治与人性关怀的平衡,以及在管理中始终将人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对于“能研究”,三位嘉宾强调了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认为这能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融合与发展。他们强调了在教育管理领域,需要通过理论研究来形成中国经验与理论,贡献于教育学科、管理学科以及教育管理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交流中,徐显龙教授提出了一个“事理人心信”的模型,用于在教育领域内外进行思考,强调了在面对不同领域时,需要从“事”、“理”、“人”、“心”和“信”五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这一模型不仅适用于专业领域的探索,也适用于生活中的认知发展。

宣讲会结束后,UCMT感谢了所有嘉宾的分享,并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激发更多人对“懂教育、会管理、能研究”的探讨,共同推动教育、管理与研究的融合发展。UCMT倡导的“知无涯,行无疆”的全融教育理念,旨在融合不同背景,实现教育、管理与研究的全球视野、全融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所专注于教育管理领域的博士项目,ISTEC教育管理博士项目通过提供认知类、逻辑思维和学术研究类课程,帮助学员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史与经济背景,通过案例和生态分析,促进学员思维模式的转变和新思维的形成。该项目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各行业精英和有识之士的聚焦点。

ISTEC商学院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全融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思想家为目标,通过与顶级合作公司、企业群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助力其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一所非凡的商学研究院,ISTEC不仅在科研工作上与国际顶尖学府合作,共享高水平科研成果,还通过与CNAM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英国AIM研究所等机构的联合项目,不断拓展科研与教育的合作领域。

在ISTEC,学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课程和项目,同时参与校园学术会议,亲身体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高端就业做好准备。通过ISTEC教育管理博士项目,学员不仅能够提升四大核心能力,还能拓展全球视野,培养领导力,成长为全球化和全融化的企业思想家。项目还为学员提供了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输出平台,以及对接全球校友网络的机会,拓展人脉圈,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是多维度、跨领域的。通过跨学科学习、跨界交流和全球视野的培养,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实现教育、管理与研究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