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清文化是泰国东北部乌隆府依旺县清村的一种史前文化,其名称在泰语中意为“村子”。
2. 1966年,美国青年史蒂芬·杨在泰国东北部旅行期间发现了班清遗址,他偶然发现的几块带有赭红色纹饰的碎陶瓷片因其独特的美感而引起他的注意。尽管杨并非历史或考古学专业出身,他将这些陶瓷片带回了曼谷。
3. 得益于杨的父亲是美国驻泰国大使,这些陶瓷片被送至美国,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了碳14测定,结果显示这些陶瓷的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至前1000年。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因为此前无人预料在东南亚地区会存在如此古老的史前文化。
4. 此后,泰国和外国学者纷纷前往班清进行研究,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1967年,泰国艺术厅开始了首次发掘工作,并主要由泰国考古学家负责。
5. 从1969年起,美国学者泰锐·马尔斯在乌隆府那干县进行了发掘。接下来的1972年至1975年,泰国艺术厅与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总计达到180平方米。
6. 尤其是1974年的发掘,其范围不仅限于班清村,还扩大到了邻近的三个村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班清文化。
7. 1972年至1973年,泰国艺术厅独立组织了对乌隆府南颂县、那干县以及其他几个地区的发掘和考察工作。
8. 1974年至1975年,新西兰奥它格大学的学者对包括莱府、乌隆府以及老挝部分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这些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对于该地区史前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