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与苹果的关系在于,林檎是苹果在古代中国的称呼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苹果有多种称呼,如“柰”、“来檎”、“联珠果”、“频婆”和“苹婆”等。这些称呼反映了苹果在中国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林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用以形容味道甘美,能吸引众多飞鸟的水果,源自于苹果的特性。
苹果的原产地包括高加索南部和波斯沿海地区。中国西北部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在全球园艺学领域,中国苹果被特别提及,属于苹果家族的一个分支。日本所称的“林檎”即苹果,是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叫法。
在现代汉语中,“苹果”一词源自梵语,古印度佛经中称之为“频婆”,后传入中国并被借用。明朝万历年间的《群芳谱·果谱》中首次出现“苹果”一词,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汉语中较早的使用记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林檎进行了描述,列举了不同品种的林檎,并根据其颜色和味道命名。
台湾部分说台语的民众将苹果称为“lìn-gōo”,这一发音源自日语中的“林檎”(りんご)。这些不同的名称和使用习惯,展现了苹果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本地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