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利用装载探测仪器的飞机在空中测量地球物理场变化的技术,以探查地下地质和矿藏分布。其主要方法包括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航空电磁测量(航空电法)等。这些方法在二战期间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特别适用于难以到达的地区,如高寒、陡峭山区、原始森林和沼泽湖泊等。
航空物探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覆盖面积广且精度相对一致。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促进了其快速发展。然而,它的缺点是对于异常值较小的异常体识别不够敏感,分辨率相对较低,定位精度也需地面物探补充。常用的航空磁法和航空放射性法分别用于探测磁性矿藏和放射性元素矿藏,飞行高度通常在几十到百米之间。
与地面探矿相比,航空物探能够克服地形和气候的限制,使用较少人力,短期内获取大量数据。通过了解地球物理场在不同高度的变化,航空物探为地质现象的解释和找矿提供了更多信息。飞机应具备良好的低速性能、爬升和操控能力,以及安装探测仪器的空间,并配备导航和定位系统以确保精确测量。
航空物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等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在1953年开始航空物探应用,包括航空磁法和放射性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综合站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扩展资料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aerogeophysical prospecting~aapor'eo 简称航空物探,是物探方法的—种。它是通过飞机上装备的专用物探仪器在航行过程中探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研究和寻找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