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通用汽车公司训练
1. 是否有更高效的机械可以利用?
2. 现有的设备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
3. 改变滑板、传送装置等搬运设备的位置或顺序,能否提高效率?
4. 使用特殊工具或夹具,能否同时进行多种操作?
5. 改变操作顺序,能否提高零部件的质量?
6. 是否有更经济的材料可以替代当前的材料?
7. 改变材料的切削方法,能否更经济地利用材料?
8. 是否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9. 是否有无用的形式可以去除?
10. 操作能否被简化?
训练2:德国奔驰公司训练内容
1. 是否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
2. 产品是否可以更加耐用?
3. 是否可以降低成本?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换用更便宜的材料,使零件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4. 是否可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如改进包装,按用户要求调整价格?
训练3:日本明治大学川口寅之助训练内容
1. 是否可以节约原料,不改变工作同时节约?
2. 生产操作中是否有干扰因素?能否回收和最有效地利用废品,使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产品?
3. 零件是否可以购买市场上的规格品,并将其编入本公司生产?
4. 采用自动化是否划算,从短期和长期看,其利弊如何?
5. 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材料可以替代使用?价格和性能如何?
6. 产品设计是否可以简化,性能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加工的部分?
7. 工厂生产流程是否有浪费?材料处理是否影响生产效率?
8. 零件是外购还是自制?需要全面考虑工厂环境,避免常识性的错误。
9. 商品组成部分的强度计算是否可以节约材料?
扩展资料
所谓的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研究的对象之特点列出有关问题,形成检核表。然后一个一个的来核对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量设想。它引导人们根据检核项目的一条条思路来求解问题,以利求比较周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