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上说,人类最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就是狩猎-采集。这也是从能人以来200多万年间人属动物的生活方式。到人类走出非洲以后,这种生活方式达到极盛。在更新世末期,人类遍布除太平洋小岛群和南极洲、格陵兰岛之外的所有土地,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是顶级猛兽,没有天敌。同时,虽然未成年人死亡率超高,但只要熬过未成年期,到成年以后普遍能够拥有五六十岁的寿命,而且比之农业时代的人们,更健康,更强壮,视野也更开阔。
到1.2万年前,从西亚开始人类开始从事农业活动,也就是将植物种子埋进土里,到收获季获取植物的种子以供食用。之后这种生活方式向四周扩散,到BC6000以后,在欧亚大陆出现了辽阔的普遍的农业种植带。之后,在美洲,也许一定程度上在东南亚,也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农业。
人类在文明进化的同时,自身就开始了逆淘汰,由于社会化程度提高,强壮聪明勇敢的人竞争不过瘦弱卖乖怯懦的人,近百年来,人类的嗅觉听觉视觉直觉、身体素质免疫能力各方面都在退化。全球的耕地土壤在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影响下变得有机质下降板结,草原退化成沙地,森林被开垦成耕地,水土流失,水质下降,污染增加,矿产开采殆尽,生物灭绝,物种多样性被破坏。规模效应使得人类需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大产业链,以满足资源整合优化,却对自然失去了应有的敬畏。
不过,综合而言,是得大于失的。
参考资料:赛德克巴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