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读讲式方法往往导致学生难以全面理解语篇,且忽视了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巩固语法知识,但将语篇分解成若干部分,使得信息变得零碎,不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语篇是指不受语言结构约束、能在特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具有逻辑结构和语义连贯性,符合语用和认知原则,旨在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语篇分析则涉及对比句子更长的、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段落进行语言及交际功能的分析。
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需要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同时,将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以提高语篇分析能力为中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认知阅读心理学表明,成功的阅读理解需要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和背景,进行推测和理解。语篇分析应从篇章整体出发,超越句子的研究范围,关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
语篇层次的分析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要求把握全篇构建模式,了解篇章传达的信息;内部分析则关注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如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逻辑联系。英语句子的衔接手段包括省略、照应、替代、连接等,这些手段有助于实现语篇的连贯。
注重语篇概念的输入和强化,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大多数学生虽然词汇和语法掌握较好,但缺乏连贯意识,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从而影响对语篇信息的理解。
语义连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时取决于说话的前提和双方的共有知识。现代小说中的句子排列可能不符合逻辑,旨在展现人物的潜意识活动;而诗篇的连贯性则依赖于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强调语篇的结构需要对语篇的体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交际意图,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