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资史诗大电影《长城》在12月16日震撼上映,仅四天票房就轻松突破5.3亿元,成为2016年票房市场的亮点,也开启了贺岁档电影的争夺战。然而,其口碑却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那么,为什么《长城》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长城》是由中美合拍的影片,由张艺谋执导,旨在打造一部融合中国元素与好莱坞大片的电影。电影的目标是输出中国文化并赚取全球票房,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满足双方观众的口味变得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影采用了好莱坞式打怪拯救人类的套路,并将背景设定在长城,以此最大限度地嵌入中国传统元素。
在人员配置上,投资方集结了好莱坞顶级班底,包括马特·达蒙、刘德华、威廉·达福等知名演员,以及全球顶尖特效公司和国际级的制作团队,为电影提供了顶级配置。演员阵容覆盖了老中青三代,包括人气明星,以确保电影的老少皆宜,并为票房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影投资巨大,据说达到了1.5亿美元,相当于10亿人民币。在如此高昂的投入下,电影团队精心打磨了剧本,采用了上古神兽饕餮作为终极大boss,以展现中国怪兽的实力。饕餮不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还展现了智慧和人海战术的精髓,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电影主线讲述了一群来自海外的探险者意外发现长城是为了抵御60年降临一次的饕餮所建,并见证了无影禁军的精锐和勇敢,最终加入共同守护人类的战斗。电影的历史背景参考了古代中国科技的巅峰时期,展现了宋代的黑科技。
关于口碑问题,不同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商业片来说,观众主要关注的是娱乐性、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而非过于苛刻的艺术评价。《长城》提供了精彩的打怪情节、宏大的视觉盛宴和丰富的文化元素,满足了大多数观众的观影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