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样根据主题目标设计一个集体教学活动

admin

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发现,集体教学活动能在不长的时间内使一大群幼儿快乐而又有效地学习,所以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集体教学活动同时还必须有一个个清晰的、可检测、可达成的即时性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个活动具体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幼儿积累什么经验?引发孩子进一步探索什么新问题?……教师的心中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要努力通过这个短短的三十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达成的。那么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如何设计和制定呢?

一、教学活动目标的概念、分类及表述

1、教学活动目标概念

教学活动目标和教学活动目的是一种特殊和一般、具体结果和普通要求的关系,教学活动目标是一种现实,是指在具体情境下,幼儿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观察、可评价的,是教学活动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的是一种理想,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与指针,是普遍的、统一的、抽象的,是教学活动目标的概括和总结。

2、教学活动目标分类

教学设计工作中所确定的目标一般分为两大类:

(1)期待性目标:期待性目标是一种抽象与概括的目标,反应的是整体的教育系统任务的基本取向和对学习者发展的一种期望。

(2)达成性目标:达成性目标是一种具体的、个别性的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而使幼儿确实能够完成和实现。这种目标是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低限度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幼儿都能实际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对教学设计者来说,确定教学目标更应该侧重考虑的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3、教学活动目标的表述

在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后,如何清晰、准确、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讲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幼儿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评定。

二、聚焦案例:目标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在:目标表述过于宽泛、活动的落脚点不明确。其实一个活动的目标不要太多要相对集中,要体现核心价值的目标。注重情感教育;注重为孩子搭建平台,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体现出层次目标。

【案例】中班活动“我喜欢的书”

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2、体验在阅读中发现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分析:目标第一条中所提到的“与阅读有关的经验”过于宽泛,空洞无物。教师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对哪些具体的于都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提升,同时又可以丰富哪些新经验,都应该在目标中予以比较清晰的表述。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有针对性地围绕目标层层展开。

建议调整为: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书得结构和特征,知道不同的人喜欢看不同的书。

2、提高阅读的兴趣,能积极的参与自主阅读并有初步的理解。

有清晰的目标在心中,可以为教师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活动过程、把握生成的问题等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和方向。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很多教师因为目标定不准,高了达不到,低了没挑战,因而将目标含糊表述,笼统概括,使其显得过于宽泛。由于目标过于宽泛,落脚点不明确,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往往会出现环节推进上缺乏递进性,师幼互动中的提问显得随意、漫无目的,对生成的问题常常无法准确判断和回应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在分析幼儿经验和活动价值的基础上,明确本次活动要实现的目标,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

三、目标如何制定

1、同一内容制定不同目标

在创作性使用教材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教师有了广阔的创作平台,面对同一个内容,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与需求,从不同的切入点设计活动,然而在活动目标制定中嘉磐石往往会有一些困惑,如怎样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怎样体现针对性等等。

2、同一目标选择不同内容

主体活动的整体目标对各项子活动的目标有着引领作用,在此前提下,教师要思考如何根据主题目标选择有效活动内容,以及通过各项子活动达到总目标。如“培养幼儿爱上幼儿园的情感”是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的总目标之一,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维度去分解目标。

3、把握目标挑战的“度”

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要有挑战性,这才是有意义的。具体来说教师要把握几个方面:根据幼儿的经验有效的融入知识点,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层次的,教师要善于分解这两个维度的目标,根据活动内容的特质有效的融入相关的情感与能力发展的目标:根据本班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发展水平,确定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每个活动价值的定位及关键经验的挖掘。

4、目标的设置考虑教育活动的类型

文学作品活动主要是向儿童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接触文学语言,鼓励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供儿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讲述活动则是偏重于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掌握对语言交流情绪度的调节能力。

如果说制定目标仅仅是活动的开始,那么学会评价目标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活动,从环节设计与目标是否匹配看其切入性,从教学活动现场幼儿的反应看目标的挑战性,等等,制定好目标后,教师还需对已制定好的目标进行不断反思,使其尽可能更加合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