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孩子“涂鸦”
培养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应当从“涂鸦”开始。幼儿到一岁半左右便开始尝试拿着笔乱涂乱画,这是孩子画画的起步。当然,此时他并不懂得怎样去表现什么,只是把随意涂画当作一种好玩的游戏。这就是孩子的“涂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对“涂鸦”充满兴趣呢?其实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使然。因为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涂抹能带给他乐趣,所以,他自然就乐此不疲了。这时,您不必过多地干预,但可以在旁边鼓励鼓励——“宝宝很能干”,“宝宝画得好”等等。孩子不“画”了,您要指导孩子自己收拾好纸笔,把它们放在规定的地方,为今后正式学画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家里可以专门为孩子开辟一面涂鸦墙,让孩子任意发挥。为了不让孩子真的把墙弄花,您可以用大卡纸贴在墙上,然后让孩子在卡纸上涂鸦,用完之后随时更换。同时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倘若家长对孩子“涂鸦”干预过多,要求过高,如非要孩子画出“鸡蛋”、“桔子”、“苹果”之类,尽管很简单形象,但由于处在“涂鸦”期的孩子,他的手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样,经历多次的“失败”以后,小孩就会慢慢感到失望,兴趣也会渐渐淡薄,到最后就不肯拿笔画了。 2、把绘画与游戏结合起来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而把绘画与游戏结合起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家里,您可以与他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美术游戏,如填色游戏、添画游戏、分色游戏、撕纸游戏、拼图游戏、等等,让孩子在涂涂画画、拼拼摆摆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对绘画的兴趣。对年龄稍大、又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孩子,您可以把绘画和其他活动巧妙结合。
除了玩游戏之外,在家里,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将他喜爱的形象——“孙悟空”、“猪八戒”、“喜洋洋”、“灰太狼“等脸谱画在硬纸上,然后上好色彩,再用剪刀剪下来,加工成可戴的面具,节假日又可戴着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