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政策、概念与路径

admin

专业群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策略,聚焦全链路精细化管理,通过成果数据支撑,实现专业(群)建设的常态化评价与动态调整,最终形成全校专业群建设范式。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政策导向、概念解析与实施路径。

01. 专业群建设政策解析

国家示范建设(教高〔2006〕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重点支持500个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旨在打造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或车间,以及研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最终形成500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提升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双高计划文件强调,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构建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全方位融合。文件还提出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强调专业群定位准确、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

02. 专业与专业群概念

职业教育的专业不等同于职业,而与社会职业紧密相关,但又不一一对应。专业群则是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服务领域和产业链,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基础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形成的专业集合。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代表着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03. 专业群意义与组群逻辑

专业群的意义在于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与特色。基于产业结构逻辑,专业群围绕产业链组建,形成专业与产业、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有效对应。基于岗位需求逻辑,专业群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以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组建。知识统整逻辑则强调聚集不同学科,发挥学科间知识共享功能,鼓励学科交叉实现群组知识的衔接与创造。

04. 专业群建设路径

专业群建设应遵循完善组群逻辑、构建专业群成熟度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原则。通过明确组群逻辑,制定专业群建设、管理规范及制度,构建专业群成熟度模型作为建设方向、依据,围绕模型产出成果指导专业(群)建设与评价。通过软件固化流程,实现专业群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确保专业建设成果的有效产出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