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对象是源自中国古代长安,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这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傀儡戏的瑰宝,盛行于唐代和宋代,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被誉为民间艺术的独特代表。
“皮影”这一名称涵盖了皮影戏及其人物和道具。中国皮影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完美结合,如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表演形式是通过白色布幕,通过灯影展示平面偶人的动态,"影人"则是由经过硝制、刮平的驴皮、牛皮或羊皮制成,手工雕刻和彩绘而成,展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
皮影戏的艺术风格独特,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人物和场景通过平面化、艺术化处理,融入了汉代帛画、画像石等传统艺术元素。脸谱和服饰设计生动有趣,既有粗犷的朴拙,又有细腻的浪漫。皮影的制作工艺繁复,从上等牛皮到精细的3000余刀雕刻,使得每一个影人都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皮影不仅用于舞台表演,还具有娱乐性和装饰性,可以成为室内艺术的点缀。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和浓厚的民族气息,使其成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珍品。皮影戏对文化艺术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催生了新的戏曲剧种,并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推动作用,受到了国际文化名人的高度评价。
尤其在山东,泰山皮影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汲取了古老泰山文化的丰富营养,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皮影艺术中的一朵璀璨奇葩。其轻便的演出装备,丰富的唱腔,和动人的表演,始终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