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原先的学生思维思想可能受到哪些冲击

admin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原先的学生思维思想可能受到哪些冲击?分享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一个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五年的人,从刚踏出校门找工作开始的四处碰壁,心里有点小崩溃到慢慢调整自己适应这个社会,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分享一下。我国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遍地是。但其实每一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他高中甚至初中的班级里大多都是佼佼者,是老师关爱的对象,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更有甚者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在他的学生时代享受了鲜花与荣誉,带着这份感情上了大学。

大学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好学习,钻研学业,这部分学生在以后踏入社会往往会有一个不错的工作。但更多的孩子是受到了几乎所有的高中老师都会说的那句名言的影响:“现在苦点累点没关系,好好学习,考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你们了,随便玩”很多孩子在大学里开始不好好关注学业,尽情的享受大学时光。就像考四级一样,高考英语的难度比起四级来有过之无不及,刚高考完考四级,通过率绝对妥妥滴。

三年或者四年大学生活过完之后,在学生时代享受的掌声与荣誉,家庭的高期望使很多孩子觉得自己信心满满,我是一个大学生,我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待遇才能对得起我大学生的身份,才对得起父母的期望,才不能让街坊四邻看笑话。孩子们抱着这种心态走出了校门。真正踏入社会,这些学生们会发现,企业更多关注的不是你的学习而是你的经历,自认为五彩斑斓的过去却在HR的眼里变成了一张白纸。而且现在就业压力大,一些体面的待遇不错的职位都被有经验的人占据了,只能从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这时候就会产生落差。基层的工作不仅是手头上的活,做事时还能学会如何做人,人情世故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孩子们哪经历过这些,这个时候的落差感就又来了。

工作和上学完全就是两种概念和两种状态,工作中会不断地碰钉子,会经历许许多多不开心的事情。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员流动性大,留人难,有部分原因就是在新人遇挫时,没有做好心里疏导和鼓励。而且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许多想法,思维非常发散。这是好是坏得分两面讲,好在创造,不好在碰壁。每个人其实都跟游戏里的人物一样,都有血条,碰壁多了,血量就减少了,而血量减少,心里就有落差了。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道路阻且长,每一个初出校门的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都需要精雕细琢。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