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作为古典诗歌意象具有的内涵如下:
1、思乡怀远: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
2、纯洁无暇: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的人格化身。
3、孤独与寂寞: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形式特点:
1、句子的整齐,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对仗,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体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