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关注学生差异,评出学生特长。要求教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师应真诚、中肯,鼓励和赞扬都要发自内心;要新颖、独特、灵活多样,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
2、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自我批评、自我反思,保护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评价过程及方法及时的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和不足,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
3、要求教师把握好评价的评价尺度。“激励性”评价不等于盲目的迁就、无原则的默认,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它以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为前提,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大加赞赏的不是学生天生的禀赋或特长,教师表扬、夸奖的应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结果。学生付出一分努力,教师给予一分表扬或赞许,学生付出十分努力,教师给予十分的肯定;对于学生没有付出努力,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评价引导教育,告诉学生该怎样去做。总而言之,教师的评价要适时,要适度,不过分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