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是为了某一科学研究或社会目的,到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研究、思考,找出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而写成的报告。
考察报告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揭示某种尚未探明的自然现象,或了解本地本国尚未了解的科学技术问题,或者进行探索等。现在社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外地外国经验的考察报告也常见。
考察报告的类别常见的有:
1.科技情况或社会情况考察
科技情况考察,是指到某一地区,某一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技术提供情报线索。如《北京地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考察报告))、 美国,法国,荷兰、丹麦计算机考察报告》,《日本高分子科学发展概况考察报告》等。社会情况考察是指为借鉴国外或外地经验所做的考察,如在欧美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考察,新加坡的公屋制度考察等。
2.会议考察报告
主要是实地考察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水平、新成就,新方法,新经验等。如《西德布伦瑞敦国际蠕变会议考察报告))等
5.科学研究考察报告
这类考察报告,是通过实地勘察,调查对所得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写成的报告。如竺可桢《雷琼地区考察报告)),李四光《一个弯曲的砾石》等。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型
1·引言
这一部分应该写明考察的背景材料,考察的目的,考察的对象以及考察过程。如果是篇幅较长的报告,要把考察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加以介绍·这一部分在整篇报告中所占的比例要小·
2.主体
主体部分要详细地叙述对哪些部门,哪些地区,哪些方面进行考察,被考察的对象和考察的县体事实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被考察的对象和事实进行的分析、研究。 3.启示 这一部分要结合本身的工作,对照考察情况进行分析,阐明此次考察对工作有什么启迪。 4 .结论
结论部分是考察报告的结束部分,要列出考察所得的全部结论,并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如果得不出结论也不要硬作结论·如果结论巳在引言或主体中明确出来,结论部分可以省略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