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法指导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之一。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常常是因为方法不当。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学法指导,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与学生紧密联系,通过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常会提出猜想,教师应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获取感性认识,再进行概括,提高理性。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类比,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题型特点,教会他们正确使用课本,养成读题、找条件与问题、思考解题步骤的习惯。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领会知识,发现和概括规律。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鼓励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耐心引导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独立改正,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大胆探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发掘他们的数学才能。
总之,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素质,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