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常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admin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在现今经济环境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纠纷。本文章旨在分析并总结这类合同的常见争议焦点,旨在增强读者对设计合同的理解,提供针对争议条款的修改策略。

首先,资质问题是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关键点。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并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设计人若无相应资质,对外承揽设计业务,则设计合同因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而被视为无效。在此情况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应当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发包人可通过查询设计人资质信息,主张合同无效,从而避免损失。

其次,合同细节问题需要得到充分关注。例如,预付款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以及合同计价方式的明确,都是确保合同公平性与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合同应明确预付款的定义、扣回方式,以及一方违约时预付款的处理方式。固定价款的范围也应详细界定,包括可能出现的修改费用,应根据修改的性质和工作量进行分类,并设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再者,知识产权归属是设计合同中经常引发争议的领域。设计人往往倾向于保留设计成果的著作权,而发包人则倾向于主张其归属。实际上,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由双方通过合同约定。若设计成果的著作权归属设计人,则在后续项目改造加固时,修改相关设计图纸、计算文件应经原设计人同意,否则发包人可能面临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风险。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设计成果在不同支付阶段的知识产权归属,以确保双方权益。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常见风险主要包括资质问题、合同细节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在签订合同时,需明确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争议的产生,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