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中国士大夫和民众仍然抱持着“上朝天国”的观念,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不值一提。然而,鸦片战争之后,这种观念开始发生改变,民族意识的觉醒逐步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族意识觉醒的初步表现: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并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
2. 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提出了“救亡”的口号,康有为主张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更是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意识的强烈觉醒。
3. 民族意识的行动体现: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民族意识的驱使下,许多志士仁人开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并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展开了各种历史性的尝试。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