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兴东北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基石。东北地区将坚定地朝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迈进,以生态为主导,调整林业和林区经济结构。
首要任务是强化生态建设。将减少国有重点林区的木材采伐,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性。天然林保护工程得到深化,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退耕还林的成果得以巩固,注重林木育种与维护,特别关注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屏障作用,已着手编制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整体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也在稳步进行中。
生态工程建设方面,天然草场恢复、黑土区水土保持和沙化土地治理等项目被列为重中之重。同时,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移民项目以及矿山环境整治也在有序进行。
节能减排方面,东北严格执行相关法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扩张,并淘汰小规模污染企业。重点关注能源、原材料等产业,推动清洁生产,鼓励低碳技术研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绿色建筑和节能工程成为建设重点。
最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聚焦于重点流域如松花江和辽河,实施有偿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强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监控和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
扩展资料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五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