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漏芦是一种来自蓝刺头的干燥根,其形状独特,近似圆柱体但稍有扭曲,长度通常在10至30厘米之间,直径大约在1至2厘米。其外皮呈现出灰褐色或灰黄色,表面粗糙,布满了纵向的皱纹。在顶端,你会看到丛生的棕色硬毛,这是残留的叶柄维管束的痕迹。禹州漏芦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现出外圈为褐色,内部则有黄黑相间的菊花纹,这些特征是其识别的重要标志。
这种药材的气味微弱,略带涩味。在挑选时,品质优良的禹州漏芦应具备粗壮、坚实的特性。根部形状保持类圆柱形,表面色泽可能为土黄色或灰棕色,同样具有纵向皱纹。顶端附着纤维状的棕色硬毛,这同样是叶柄维管束的残留。断面结构呈粗纤维状,皮部为棕色,木部则有黄黑相间的菊纹。整体而言,优质的禹州漏芦应具有粗长、土棕色、质坚实且长短均匀的特点。
禹州漏芦主要产地包括安徽、湖北和河南等地区,这些地方的产量丰富,是中医常用的药材之一。
扩展资料
禹州漏芦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Tausch.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高35-65cm,全体被白色蛛丝状毡毛。根圆柱形,外面黄棕色。茎直立,通常单一。叶互生,近基部较大,有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尖刺,多数小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花天蓝色,瘦果杯状,表面有淡黄色长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