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的食物,都有戏。寻常餐桌上的"蟹、鱼、虾、鸭",昆山话里的发音分别是"哈、嗯、呼、啊"。明明说的是吃喝俗事,却像唱起一首徐徐展开的温婉小调,情意百千。
整座昆山城的几个小镇相互间隔着不过短短几十千米,但每个小镇都能坐拥一本自己的独门食经。食物格外容易成为小镇故事开始的引子,外乡人喜欢为了探究某种食物的故事和真味不顾车马劳顿地奔赴前往。江南富足小日子里,恣意的寻味之旅往往已是平常人家举足轻重的乐事。到了周庄,故事和话题绕不开明朝江南巨富沈万三。沈老爷子不仅改变了周庄的财富生态,他在 历史 上留下的衣食住行线索,也成为后人乐此不疲复刻的生活蓝本。"万三宴"就是其一。
沈万三的故事虚虚实实,人们大多一笑置之。但沈巨富一生娶了十三名老婆,偏独宠颜值高、家境好、又识大体的丽娘人,却是大伙一直津津乐道的故事。坊间流传的版本里,这位丽娘厨艺了得,平常一手炒菜的巧功夫讨得各方乡绅官吏欢喜,用宴席为沈家铺平了官商通路。今日沈厅酒家的招牌宴席套系乃丽娘拿手"万三宴席"——万三蹄、古法烧鳜鱼、田螺塞肉、农家油泡塞肉、蒜香鳝鱼、田园鳗鲤菜、飘香炸金砖、三味圆汤,红木四仙桌上摆的满满当当八大碗,都是沈家的水乡家宴代表作。
乡间宴席不用分进食顺序,量足料多就是乡厨能呈现的最好诚意。几碗硬菜上桌,多数人忍不住就要对"万三蹄"下狠手。看那大猪蹄子炖得肥美透亮色泽诱人啊,说是必选二斤二两以上的猪后腿,盐、姜、老抽、丁香、桂皮十八种调味,小火慢炖上5个小时,才能烧出深沉而能充分展现内涵的酱红。万三蹄是传说中招待过朱元璋的菜,吃法有点小花哨:因为不能以刀分"猪"(朱),所以要抽取当中两根贯穿猪蹄的长骨,以骨为刀,把炖得酥烂的蹄髈顺顺当当剖开,再让人们分而食之。吃得充实的人活得也有智慧,沈家人的理想就是无需动刀戈,天下人人即有肉食,贫富均分。
挂着浓稠鲜红酱汁的松鼠鳜鱼也是大伙迫不及待下筷的焦点。尺把长的鳜鱼在盘中昂头翘尾,鱼身已去骨,创上娴熟的花刀油炸后,浇上番茄汁,甜酸适口,外酥里嫩,一块入口热情的鱼香汁液迸发,全桌人投入于滋滋作响的快感,沉醉不知归路。
一道黑不溜秋的田螺塞肉,一看就知集合了不少农妇的智慧。村妇们农闲时到田间水流处挖到鲜活田螺,取出螺肉,加入猪腿肉剁细,佐以葱姜作料再塞扎实回田螺壳,大火铁锅焖煮到味道渗透。模样黑实但味道层次细腻,田螺肉把单调的猪肉香提了层鲜爽,沾着酱汁却想到夏天尾声时,晒过太阳又浇过一场过云雨的稻田,浓郁丰收味盎然。
鳗鲤菜其实是清蒸腌菜苋,春天时摘下新鲜菜心,洗净后加盐腌制好放在瓮里自然发酵,要陈放够一年365天,秋收冬藏后再取出,撒上白糖、菜油、黄酒上锅清蒸。出锅后的菜苋黑赤赤、紫汪汪,吸足油水后丰满滋润,轻巧的一口,已有蕴藏了全年的酸甜。
还有那红烧鳝筒、飘香炸金砖(臭豆腐)、油泡塞肉、三味圆汤都是不折不扣的淳朴丰饶。举筷捧碗间,眼前拢来一片乌瓦白墙,行云流水,入口的是既是油腻人间,也有清水腔调。就凭一桌菜炫富炫得人皆欢喜,天底下大概也只有沈家的周庄了。
有人说这是一份和巨富家庭身份不符的菜单,无论是食材搭配或是菜式名称都太过市井粗鄙,少了江南大户人家的风雅腔调,可谓一语中的。如果说苏州 美食 代表了江南的精致气韵,那么讲究传统和食材的昆山味道则恰恰体现了江南的乡味人情。
- END -
文丨斯小乐
编辑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昆山》有增减、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