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有多少班

admin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常州市教学机构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创办于1923年,学校占地约9267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约1000名师生员工。

中文名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外文名

Changzhou Tianjiab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简称

田初中、田中

创办时间

1923年

校训

敦品至善 励学致远

学校简介相关信息所获荣誉TA说

学校简介

百年沧桑,精髓相承;

学风形树,文化影台。

千果满园,遍地芳菲;

桃李盛誉,华章溢彩。

护城河畔,青果巷里,坐落着一所古朴淡雅的百年老校——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23年,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几易其名、历经沉浮,2012年正式更为现名。历史的变革、文化的积淀、人文的融合使得学校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独特魅力。

学校占地约9267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约1000名师生员工。拥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正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江苏省特级教师2名,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3名——名优特教师人数位居常州大市初中学校前列,为学校高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

学校先后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校长培训基地学校、江苏省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学校、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和常州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建设单位、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常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殊荣。

学校坚持走“青果”文化品牌建设之路,秉承“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的办学理念,肩负着“以提供全人格教育为己任,培育‘立身以正之善良公民、立志致远之终身学者、立功为国之业界精英’”的办学使命,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教学方式变革为重点,利用教育技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度改革,不断提升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核心素养,实现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学术团队合作,引进“共创”德育课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使教育教学环节不断优化,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成功、幸福的成长环境,拓宽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本着“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的办学理念,学校构建了VIP课程体系:V-课程(拓展性课程)、I-课程(量身定制课程)和P-课程(基础性课程)。学校提供的多元课程和信息化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为学生健康灵动生长提供无限可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方法素养、社会素养、自我素养和信息化素养。学校着力培养“勇敢、光明、成功、幸福”的“青果”学子。

作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和常州市初中数学网络课程基地,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教与学的研究工作;作为常州市“青果在线学校”的线下实体学校,学校依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台湾“TEAM MODEL”(智慧教室)教学平台,积极推进师生自带移动终端(BYOD)开展教与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正致力于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自觉课堂”实践研究,并着手“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探索,在教育改革先行的道路上大胆尝试、砥砺前行。[1][2][3]

相关信息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学区:

田家炳初中施教范围为延陵西路以南,和平路以西,运河以北,怀德桥以东。平均分班,没有教改班。

常州市田家炳初中学校招生录取:

有常州市户籍或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应届小学毕(修)业生,均按学区或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免试直接升入初中。初中跟小学一样,买了学区房的各位请注意你们迁入学区所在地的时间。报名入学前必须落户满1年以上,且关注学区房名额是否被占用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校址:

江苏省常州市青果巷130号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过渡校区校址:

江苏省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于2019年暑假搬至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过渡校区(常州市同济中学)

《筑梦青果》-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校歌[4]:

筑梦青果(合唱)-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校歌

词、曲:仇敏吉英语老师

翻谱:张老师(疑)

演唱:仇敏吉英语老师、部分2016/2017级学生

(链接见参考资料“《筑梦青果》-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校歌(非官方)”)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团委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5]